继中行和邮政银行后又发现4家银行“翻车”储户要注意了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很多老一辈的人习惯了存钱的念头,有这些念头的人可以给自己以后有更好的生活,然而心里总觉得有些踏实,而且当有存钱的习惯渐渐变成一种传统的习惯。由此可见,我国储蓄金额一直以来都居世界第一,但是,央行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的存款金额比去年增长了14.05万亿元。
储蓄银行被罚
近段时间,很多人认为银行是特别可靠的,然而是那些由国家管理的银行,大多数人对银行产生莫名的信任感就是因为银行有相当严格的监管系统,而他们的背后是国家,如果是违反规则和法规的银行,监管机构也会做出相应的惩罚。令人惊讶的是,国营银行最近也面临着问题。
但是,2021年7月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的银保监机构突然对银行突击检查,并对邮政银行实施处罚,总金额高达449万元。事实上,被批评、罚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的消息来看,2020年底受到过一次处罚,累计罚款超过6000万元。6000万的这笔罚款可不是犯一两次错就能达到的金额。不到半年后,邮政又违反规则再次被罚款400万以上。这种问题的频繁发生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由于邮政银行受到处罚的理由,有6起违规。必须说,对邮政银行的处罚非常公正,包括因违反规定向部分客户收取相关管理手续费、未经客户同意办理短信计费业务、未在规定要求所需期限内提交资料等,最终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存款人的权利和利益。
邮政服务被罚款也是可以理解的。邮政银行成立于2007年,时间只有14年。此外,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原来的邮政制度,管理上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职员味儿来获得更高的提成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违法行为。
应该注意,中国有4家银行“被处罚”。
事实上,国内银行并不缺乏这种现象。在2021年8月,银保监连续发出21张罚票,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开发银行等银行,共计罚款1亿9,950万元。5月21日,包括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内的5家银行被罚了11次,被罚3亿6600万元。
中国工商银行
7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规制委员会对4行处以2亿2000万元的巨额罚款。其中,闵申银行、上海浦东开发银行、通信银行都存在“内控管理工作体系”问题。相关部门还发现,这些银行在产品管理上不规则。另外,进出口银行还存在着“支持地方进行******、租赁承购的保险业务相关交易存在问题”等。
根据中国银行保险规制委员会发行的权证数据,闵申银行和上海浦东开发银行涉及31起违规***,通信银行也涉及23起违规***。这些银行几年前就开始运营了。他们不知道什么会违法吗?显然不是这样。例如,这次被处罚的4家银行中的一家通过监督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但仍然反复检查、犯罪、知法、违法。这主要还是银行的监管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问题在哪里
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本身的性质。银行被认为是金融储蓄机构,但实际上,作为创造利益的机构,当然会开展自身业务。因此,员工可能会引导客户为自己的业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继“5家银行”被曝光,又一银行出“猫腻”被罚,大家需注意
2020年7月8日,国家银保监会曾经发布过一则《通报》,该通报的内容主要是公布银行业内一些存在已久的乱象,当时银保监会点名批评了五家银行的违规行为,其中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更是在同一张《通报》两度被提及。
那一次的***本就已经让不少出会对银行产生一丝不信任之感。但是在进入2021年以后,又有多家银行因为违规行为再一次被银保监会点名通报,当时银保监会直接批评光大银行的违规行为,本以为这些银行会因此产生警惕,谁知没过多久,又有5家金融机构出现问题。
2020年,银保监会刚点名通报批评国有六大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当时本想着对5家银行的批评会让他们心生警惕,谁知道其他的银行并没有收到教训,反而在今年以同样的方式被银保监会批评、处罚,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就连国有六大行之一的中国银行都明知故犯。
2021年3月23日,银保监会显示发布《通报》,批评光大银行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侵犯行为;紧接着而到了5月21日,又发布相关资讯,资讯内容中提到有5家金融机构再一次做出违法违规的***。这五家银行除去中国银行,还有华夏银行、东亚银行、渤海银行和招商银行,其中招商银行更是多次做出违规交易等违法行为。对于这五家银行的违规行为,银保监会开出合计3.66亿的罚款,数目之巨,让人咂舌。
近日,同样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也因为违规操作被银保监会罚款。据了解,邮政储蓄的违规违法行为并非首次出现,它曾有过6起这样的***,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向部分个人客户唯一的账户收取年费和管理费用,以及在未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帮客户办理短信收费服务。银保监会核实后证实该行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没收邮政储蓄银行11.4万元的非法所得,并且对该行处以437.68万元的罚款。
此次并非邮政银行首次受到银保监会的惩罚。加上这一次的处罚金额,截止到此次2021年7月5日,大约半年的时间,邮政银行总计被中国银保监会罚款6000多万元。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中国的这些银行究竟是怎么了?
自去年开始,银保监会已经陆续曝光不少银行的违法操作以及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的存在的问题,更让人气愤的是,尽然还有多家国有大银行也参与这样的行为,银保监会对这些银行的处罚似乎没有被“放在眼里”,导致储户被坑的时间屡禁不绝,这让很多储户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储蓄安全。
不过也有金融专家表示,其实储户无须有这样过分担忧的心情,毕竟被曝光的仅仅是这些银行的某家支行。总结银保监会造成的问题,其实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广大的储户只需要对此做出相应预防就可以了。
第一点,隐藏住理财产品的真实信息,诱导客户进行购买。众所周知,银行有很多的理财产品,并且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会不遗余力地向客户推销这些理财产品他们往往会将这些理财产品说得天花乱坠,让储户以为自己只要进行投资就一定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殊不知,有部分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会向客户隐瞒这款产品存在哪些风险,只会告诉客户这款产品的盈利效果。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会混淆自营理财和代销产品的概念,以此达到诱导客户投资的目的,这导致很多储户在投资失败之后才知道真相,但此时想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点胡乱收费的问题。部分银行会强制收取办理***业务的客户办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的费用;此外还有某些银行会就某项服务以高于市场定价的标准向客户兜售一些服务费;甚至还有一些银行,在没有提供服务的情况下,胡乱收取对客户的服务费。而这样的行为表现得颇为严重,很多客户都曾是这项行为的受害者。
其实我们在跟银行签订合同或者是协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条信息,只有仔细阅读合同中存在的条款,我们才能很好的规避大部分风险。这样银行就很难坑到储户,更不能拿着合同说事。要知道即便银行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机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放松自己的警惕心。即便有银保监会的监管,可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来得更好。
多个银行被罚后,又一个银行被罚,存款人要小心了
银行是我们存钱的首选之地,因为存在银行的资金很保险,很多人都会将钱存在银行。但是在银行存钱也要小心,之前有多家银行因为涉嫌违规操作被行政处罚,现在又有一家银行因为违规被处罚,深受大众信赖的银行为何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我国的银行众多,现在国内有几千家大大小小的银行。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机构,收益还是十分可观的。我国的银行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总资产也就几千亿,发展到现在,总资产已经达到了上百万亿,可以说是跨越了多个维度上涨。但是随着银行收入的增多,也给银行内部带来了各种问题。
银行的理财、***业务很丰富,但是有的银行会为了谋取一些利益,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比如用理财产品违规投资、擅自篡改理财产品的销售门槛、违规对外放贷等行为。
银保监会严厉打击银行违法违规行为,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有五家银行存在不同的违法违规的行为,即刻对这五家银行作出行政处罚,对这些银行罚款金额总计达到了3.66亿元。这五家银行分别是华夏银行、中国银行、东亚银行、招商银行和渤海银行,这些银行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都和理财、房地产、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也是银行很容易触碰的一个点。
邮政的名誉还算可以,在我们国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的足迹,邮政可以说是寄送物件最保险的了,尤其是贵重物品。邮政 历史 比较悠久,口碑也比较不错,之前的业绩还可以。但是近年来快递行业的发展,争抢了邮政很多的市场份额。邮政去年的净利润有641.99亿元,增速将其他各大银行甩在身后。谁能想到的是,邮政这么一个储蓄银行怎么也会被罚?
在去年年底邮储银行就因为涉及26项违规操作,被罚4550万元。而被处罚刚过了半年时间,又一次被银保监会处罚。这一次邮储银行有6项违法的行为被证实,这些违法操作主要有,收一些客户的账户年费和管理费,不经过客户的同意办理收费的业务,信息系统在多个方面有缺陷,给银保监会提供***的材料,没有在规定内上报材料,不按照要求保存业务凭证等。通过这些违法操作前两项所得的11多万元全部被没收,另外开出了437多万元的罚单。
银行的违规操作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件事,银行为了盈利有时候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增加收入,为了盈利而多次违规做一些损害用户利益的事。我们去银行存款时,一定要十分小心,因为在银行工作人员向你推销一些理财产品和业务时,可能只是为了业绩或者其他的原因。
我们最好不要相信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理财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大多都是不太好的,如果好的话那也就不会用来推销,自然就会有人来买。银行擅长使用诱导的手段让用户买大量的理财产品,如果亏本的话,那用户可能会颗粒无收。一些收费的项目也十分的不合理,有些银行在针对一些收费项目时,也不说明,支支吾吾让客户糊里糊涂就开通了各种消费的业务。我们在选择银行办理业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银行的违规操作将自己的辛苦钱骗走。
不知道你在银行存钱时,有没有被工作人员悄悄开通过一些收费项目呢?可以在掌上银行上查一下哦!